文化我們說(23)| 心系于城,成就夢想(特輯)
序
你可知,你腳下的這片土地,曾是一望無垠的甘蔗地。
有這么一群人,把自己汗水與榮光,全部傾注在柳東這片的熱土上。
他們肩負“使命、責任、擔當”,書寫下一篇關于城市發展的史詩。
今天的“文化我們說”特輯,邀請到5位文化主播,給大家講講他們的故事。
韋枝秀:環資公司 總經理
2007年我作為一名應屆畢業生加入東城,在參與新柳大道竣工儀式的時候我就在想,哪一天我是否能作為重要的參與者,參與到一條路、一個項目建設,我認為男同志能做的,女同志一樣也能做。
這十幾年來,我結識了很多良師益友,在他們身上我學會了實干、擔當。我們一起見證了柳東新區從無到有,從有到大的跨越,相信只要我們在這片沃土上努力干,相信有我們的加入,東城會越來越好,我們也一定會有所成就。
楊碩:東科公司 總經理
對于東城人來說只有想不到,沒有做不到。這就是東城精神——很主動,很自發的去做事。
我們依靠我們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技術,讓柳州的螺螄粉產品有了自己的身份證,實現了一袋一碼,可防偽可溯源。想不到,我們的信息技術,能為家鄉招牌產業保駕護航,保護好我們的柳州螺螄粉產業。
吳福偉:卡樂星球 副總經理
整個柳東發展很快,從一片甘蔗地到現在高樓林立、基礎設置配套完善,這種開拓精神一直在傳承下來。
因為我們集團發展很快,業務滲透的領域也比較多,所以對人的要求也不斷提高,你有這種學習的意識或者說你愿意上進,那這個平臺就是開放的,大家都有機會。
唐立超:公共公司 工程管理部經理
東城人身上有一股敢擔當敢沖的勁。
最難忘的是會展中心建設項目,大家日夜趕工直到東盟博覽開幕的前一天晚上我們還在通宵達旦。當我們在遠處看著開幕儀式正式啟動,內心真的很激動,覺得自己的努力沒白費。
當時拎著兩個包過來,舉目無親的感覺。但現在我在這邊不但在這么好的單位,而且還成家了,現在還有了寶寶,等她長大了,到柳東的學校上學、在柳東的體育館鍛煉,知道是爸爸參與建設的,一定很自豪吧!
潘捷:雅和酒店 駐店總經理
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里,我們很多90后都成長了起來。
面對未知的病毒,我們內心還是比較恐慌的。但當危難來的時候,我們還是義無反顧的沖了上去。雖然我們無法像醫護人員一樣救死扶傷,但我們用最真摯的服務給了隔離顧客一顆定心丸。